close
湖小月在下半場的魯契尼中心唱段裡面,重複地說著:「Kitsch!」
到底,「Kitsch」是什麼意思呢?

「Kitsch」這個字在中文最常被翻譯做「媚俗」,
特別用於藝術或設計作品是「矯飾的、膚淺的、拙劣的、沈溺情感 譁眾取寵、華而不實的」等等。
念藝術相關科系的幾乎都會接觸這個詞彙。(是的,我們跨藝的課也有教過...... -____-||||| )

「Kitsch」在1939年 Greenberg著名的《前衛與媚俗》中被擴大解釋到各個藝術層面,現在的美術系統還是有很重的 Greenberg 觀念在延伸,可見其影響力。
但如果回溯到本劇的年代--十九世紀,「Kitsch」應該指的是民間粗劣的工藝品之類的,而不是現在大家常見的 Kitsch 被用來譏諷商業文化現象。

早期歐洲的「藝術」,是為宮廷服務,因為那些繁文縟節與生活講究,得要有經濟能力的人才能負擔得起。
所以身處皇室的伊麗莎白有畫家為她服務,畫出她美麗的倩影,流傳至今。
雖然,在女性主義的歷史研究裡,當時的女性肖像,用意是做為「男人財產的象徵」,也是家族及階級的勳章。此外,這些畫作被懸掛在新娘的房間裡,是要提醒、教化她們,要像畫裡的女人一樣美麗....
好啦,我離題了~~~

有趣的是,「Kitsch」一詞的來源一直眾說紛紜、沒有定論,但其中有一種說法,就是來自維也納(也就是本故事所在地)的俚語「VerKitschen」,意即廉價。
這應該不是巧合吧?是編劇的巧筆喔!


湖小月口中的「Kitsch」第一次出現在述說伊麗莎白為了權力注重美貌,蒐集各國美女的照片云云。
第二次就是他扮成小販在市井販賣有國王皇后肖像的馬克杯紀念品,以上兩次都是含在唱詞裡面,
而最後一次就是在最後的辯證之前,說了一句「Kitsch!永遠錯身而過的夫婦!」

我認為,由於這個故事寫的伊麗莎白並不完美,編劇並沒有一面倒地神化主角——
他從死神的超脫人生角度注視她、從權力鬥爭過程中批判她、從追求美貌的細節諷刺她、也從民間的觀點將她冷眼以對。

而「Kitsch」就是這個民間觀點。


很有趣吧!這個詞發展到現代是類似「用高級文化的眼光去看大眾文化」,
但在當時、在本劇,卻是相反過來的!很妙吧!



不過,我覺得更...."有趣"的是,
當最後亮晶晶的大腿舞小妹們「YA」、「YA」地跳完,並整齊劃一、粉可愛地大喊一聲:「Kitsch!」的時候,
我總覺得,那真的是....還蠻「Kitsch」的........ ^^|||||||||||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